四十歲那年,當我正式向藝術界發表,將計畫製作一幅一百五十尺長的「迎媽祖」版畫之際,心中既喜又憂,因為這一幅純屬於民間信仰的民俗活動作品,包括每隊藝閣與陣頭,典故的來龍去脈必須瞭若指掌;每個陣頭中,神輿與其護衛所屬間的關聯,傳統的服飾及化妝種種規範都必須配合。動態的表演、架勢、配樂、道具等運用,都必須弄得一清二楚,才能動筆,這真是一件高難度的挑戰。

因此,為了有關資料的搜集,每逢廟會慶典,我總不辭路途遙遠,必定親自赴會或速寫記載盛況。在前十年當中,曾草繪了兩幅作品。第一次繪以寬二尺、長三尺的膠版共五十張,銜接起來繪製總長一百五十尺的「迎媽祖」。後來覺得氣勢不夠雄偉,改用寬兩尺、長六尺的膠版來刻繪,又陸續畫了四十張,總計長為二百四十尺。這時才發覺用膠版刻出來的版畫,必須用油墨來印刷,而一般油墨是印在較厚的畫紙上,這麼長的巨幅版畫,若是因為紙厚而不方便捲成軸,不但將來在國外展出有困難,就連保存也成了問題。經過慎重考慮之後,雖然構畫的圖稿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,也毅然割捨不用。其後決定改採刻繪在三夾板上,然後再用水印的方法拓印在較薄的宣紙上,這樣不僅容易裱褙捲成軸、而且便於展覽與保存。(憂喜參半的製作過程…)

 
 
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