憂喜參半的製作過程

四十歲那年,當我正式向藝術界發表,將計畫製作一幅一百五十尺長的「迎媽祖」版畫之際,心中既喜又憂,因為這一幅純屬於民間信仰的民俗活動作品,包括每隊藝閣與陣頭,典故的來龍去脈必須瞭若指掌;每個陣頭中,神輿與其護衛所屬間的關聯,傳統的服飾及化妝種種規範都必須配合。動態的表演、架勢、配樂、道具等運用,都必須弄得一清二楚,才能動筆,這真是一件高難度的挑戰。

因此,為了有關資料的搜集,每逢廟會慶典,我總不辭路途遙遠,必定親自赴會或速寫記載盛況。在前十年當中,曾草繪了兩幅作品。第一次繪以寬二尺、長三尺的膠版共五十張,銜接起來繪製總長一百五十尺的「迎媽祖」。後來覺得氣勢不夠雄偉,改用寬兩尺、長六尺的膠版來刻繪,又陸續畫了四十張,總計長為二百四十尺。這時才發覺用膠版刻出來的版畫,必須用油墨來印刷,而一般油墨是印在較厚的畫紙上,這麼長的巨幅版畫,若是因為紙厚而不方便捲成軸,不但將來在國外展出有困難,就連保存也成了問題。經過慎重考慮之後,雖然構畫的圖稿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,也毅然割捨不用。其後決定改採刻繪在三夾板上,然後再用水印的方法拓印在較薄的宣紙上,這樣不僅容易裱褙捲成軸、而且便於展覽與保存。

對於水印版畫的製作,先嘗試一些單幅水印版畫製作,讓技法能更加成熟,如墨色的滲透乾濕的控制、色彩韻味的呈現、色層的肌理變化,筆觸飄逸灑脫等表現技巧,都能運用自如;其次,將西洋畫法單一視點透視,改用東方的多視點法來表現,使整幅連續的長卷畫,在人物、景物遠近距離搭配上看來較為順眼,且富有東方藝術特色。為求慎重,草圖起筆之初,曾請國畫名家蔡草如先生指點。

為了從事水印木刻,必須講究木質,我特從國外訂購一批寬三尺、長六尺的三夾板,承國立歷史博物館前館長何浩天先生幫忙,使得這批三夾板能夠順利的成為我工作的素材。

一九八五年(乙丑年)開始進行第三次「迎媽祖」水印版畫的繪製。一九八七年(丁卯年)當我以粉筆起稿繪「迎媽祖」草稿,畫完第六十八張三夾板共總長四百零八尺之際,正好是媽祖昇天一千週年紀念日。在媽祖誕生之地福建省湄州媽祖廟,將擴大舉行慶典活動,於是,我抓住在千載難逢的良辰吉日,擇定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媽祖昇天的「午時」時辰,邀請五、六十位前輩及藝壇的朋友,蒞臨寒舍「智廬」畫室,參與開筆上墨的儀式。

在眾人的鼓舞期許與注視之下,懷著虔誠的心情正式以毛筆蘸墨汁,繪上我個人創作史上重要的一筆,自此展開一連串「迎媽祖」繪製活動,從那一刻起就默許自己能效法苦行僧的心情,竭力恭繪此一巨幅作品。

一九八八年(戊辰年)黑墨草圖完成之後,正逢媽祖聖誕(農曆三月二十三日),特擇定此日正式啟刀刻畫。我的墨稿,初不求精畫,試圖以刀代筆,即持刀如拿筆般,自由自在運用刀法去刻繪,而落刀之處,力求古拙樸美;運力使勁時,盡量使刀痕乾淨俐落,讓雕刻的刀味十足,而且兼具有繪畫性。

在雕刻過程中常因滑刀,以致手指頭及大腿皮肉被劃破,血跡與汗漬滴落板上。試想,要在三尺寬幅的平放木板上端刻畫,不管坐在椅子上或站著刻版,眼力與手刀均有難及之處,深感刻繪困難;乃改採屈膝盤腿的姿勢坐在木板上,才能運刀自如。每次一想到自己這種雕刻的姿勢,彷彿是我藉著刻畫在修練禪功呢。同時,在雕刻過程中,總是播放著「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」錄音帶,在清寧悠揚的樂聲中宛然有身入聖境。
在這二十年繪製「迎媽祖」版畫過程中,曾有五年時間,兼從事油畫創作。一九九三年,承台北市立美術館前黃館長光男兄正式邀請展出「迎媽祖」作品。為了配合進度,提前從教育界辦理退休,卯足全力專注在此創作上。